當前位置:首頁 > 武當功夫 > 太極文化

神功有傳人 太極震環(huán)球(四)

“太極拳鄉(xiāng)的傳奇之旅”系列之四

神功有傳人 太極震環(huán)球


大河報記者 許笑雨/文圖

陳照丕暮年授徒 太極拳后繼有人

  “陳氏太極拳能夠源遠流長,能夠有今天,陳照丕、陳照奎的功勞最大。沒有他倆,陳家溝恐怕今天已經(jīng)沒人會打太極拳了!蹦杲哐年惣覝洗宕逯魅螐埼嫡淠慷昧税雮世紀以來陳氏太極拳的興衰,回想起往事,難免感慨不已。老人雖不姓陳,但卻是土生土長的陳家溝人,早在上世紀60年代,張蔚珍就是陳家溝村的支部書記了,對于太極拳在陳家溝的發(fā)展,他知道得最多。

  上世紀20年代末,陳照丕應邀到南京授拳,并任中央國術館名譽教授?谷諔(zhàn)爭爆發(fā)后,陳照丕返鄉(xiāng)加入范庭蘭領導的地方抗日武裝,任武術教官,其間,他曾率敢死隊戰(zhàn)斗在抗日前線。1942年,陳照丕受當時黃委會委員長張會英(解放后任水利部副部長)的邀請,出任黃委會機關的武術教官。一直到解放后,陳照丕都在黃委會工作。

  張蔚珍告訴記者,據(jù)老輩人講,1941年前后,正是兵荒馬亂的時候,溫縣一帶發(fā)生了蝗災,村里人都逃荒去了,只剩下幾十口人。窮習文,富習武,連飯都吃不上,誰還練拳。哪菚r起,陳氏太極拳在陳家溝漸漸地絕跡了。

 。保梗担改,退休回到老家的陳照丕看到陳家溝竟沒有人練太極拳,心里很難過,就號召年輕人到他家里學拳。張蔚珍回憶說,當時我還不知道太極拳,只是聽說過“張疙瘩(附近的一個村)好放羊,陳家溝盡出些捶把行”之類的順口溜。陳照丕重新點燃起了陳家溝人練習太極拳的星星火種。

  可好景不長,緊接著“文化大革命”就開始了。陳照丕因為在國民黨政府的國術館里當過教官,成分不好,很快就被“打倒”了。有人還告發(fā)他召集年輕人夜聚明散搞宗派活動,于是對他批斗、游街、百般凌辱……身懷絕技的一代拳師竟被逼得跳井自殺!好在發(fā)現(xiàn)得早,陳照丕才撿回一條命。

  大約是1968年前后,報紙上發(fā)表了一條毛主席關于提倡打太極拳的語錄,陳照丕看到后,就跑來找村支部書記張蔚珍,問:“這練拳不犯法了!你說我這拳還能不能教?”張蔚珍心想,這太極拳又沒啥階級立場,為啥不能練?就對陳照丕說:“可以練,你只要是正經(jīng)教拳,出了問題我負責!”

  30多年后的今天,張蔚珍回憶起當時的情形,還印象深刻:“當時照丕已經(jīng)是70多歲的人了,我讓他重點培養(yǎng)4個人,陳小旺、陳正雷、王西安和朱天才。小旺和正雷是照丕的侄子,西安當時是副支書、民兵營長,天才是村學校的民辦教師。我對陳照丕說,你只要把這四個人培養(yǎng)好,將來你過世后,咱這拳法還能往下傳!”

  如今,這四位每個人都可以用功成名就來形容,當代“陳氏太極拳”的代表人物就是他們,武林中稱之為“四大金剛”。

  之后的幾年,陳照丕可以說把全部的心血都花在了這4個年輕人身上,將平生所學全部教給了他們。1972年9月,省里要舉行武術表演賽,點名要陳家溝派人參加。陳照丕格外興奮,早晚忙著培訓隊員。等到比賽結束,80歲的陳照丕也因急性黃疸性肝炎住進了醫(yī)院,當年12月30日,這位承上啟下的一代太極宗師與世長辭。

  陳照丕去世的時候,陳小旺等4個徒弟已經(jīng)掌握了陳氏太極拳的所有套路,只是火候還不到,沒有實戰(zhàn)經(jīng)驗。為了能讓這4個人真正成為陳氏太極拳的一代名手,張蔚珍專程去北京將陳氏十七世陳發(fā)科的小兒子陳照奎請回來,教授陳小旺四人。

  “為了培養(yǎng)這‘四大金剛’,村里可沒少投入。當年把照奎請回來,專門給人家找住處、起小灶,每月還得付給人家?guī)资畨K錢的工資!睆埼嫡湔f,“陳照奎晚上專門指導‘四大金剛’,白天則是大面積教村民們練拳。我當時是支部書記,規(guī)定每天早起在大隊部練拳,誰來給誰記兩個工分!這一下村民們的積極性調(diào)動起來了,現(xiàn)在陳家溝村那么多人會打太極拳,正是當年集體練拳的結果!

  聽了張蔚珍的回憶,才理解為什么說“陳照丕、陳照奎的功勞最大”了。但除了他們二位,我覺得眼前這位張老人也功不可沒。我問他:“你老人家既不姓陳,又不練拳,怎么會對太極拳這么重視?”老人回答:“正因為我不姓陳,才不能讓‘陳氏太極拳’這個國寶斷在我這一任!”

太極拳名揚四海 陳家溝更有宏圖

  如今在陳家溝村,你隨處都能看見練習太極拳的身影,這里除了有兩所比較正規(guī)的太極拳學校外,許多拳師還在家里授徒,我專門去拜訪了一位叫陳立法的拳師。

  陳立法的家與普通的農(nóng)家沒什么不同,只是門后多了幾把刀槍,廳堂里掛著一個條幅,用草書寫著“出入無方、盈虛有象”八個大字,說的是太極拳的精義。陳立法50歲出頭的年紀,中等身材,肌肉飽滿,并沒有想象中拳師的傲慢,對人熱情得很。陳立法說他的爺爺陳省三和父親陳福來拳腳都很好,兩位前輩年輕時都在上海做鏢師,也都有著傳奇一般的經(jīng)歷。陳立法是聽著這些故事長大的,所以從小就相信自己能練就一身本領。

  十幾年前的一個風雪之夜,一個徐州來的小伙子慕名到他家,拜在他的門下,通過幾個月的學習,這個小伙子竟在徐州市的太極拳大賽中闖進了三甲。

  一傳十、十傳百,陳立法在徐州一帶有了名氣,從此便經(jīng)常有當?shù)氐膶W生來陳家溝指名道姓找他學拳。最近幾年,陳立法每年都會在農(nóng)閑時去徐州授拳,長則一兩個月,短則十天八天。我問陳師傅:“你教徒弟是怎么個收費法?”陳立法答:“沒有定數(shù),給多少算多少!比缓笾钢鴱d堂墻角的一袋面粉說:“這就是昨天一個學生背來的學費!

  在記者的請求下,陳立法在自家院兒里練了一套陳氏太極槍和一套陳氏太極刀,正舞到激烈處,“呼”的一陣風過,落葉紛飛,塵土飛揚。這情景讓我猛地想起了不知是哪部武俠小說中形容高手對決時的一句話:“不出手已是風花雪月,待出手更是氣象萬千。”

  張蔚珍告訴記者,像陳立法這樣的業(yè)余拳師在陳家溝村不下幾十位,在溫縣縣城以及周邊一帶就更多了。

  當代“陳氏太極拳”的4位代表人物早已超越了這種授拳方式,目前他們主要忙碌于國際太極拳文化的傳播與交流活動,或出國訪問指導,或接待外賓表演,或出版理論專著……

  設在陳家溝村的陳氏太極拳學校規(guī)模不小,是“四大金剛”之首的陳小旺的弟弟陳小星開辦的。陳小星師傅告訴記者,他哥哥已經(jīng)在澳大利亞定居了,“雖然居住地在澳洲,但每年至少繞地球兩圈,在世界各地傳播陳氏太極拳”。

  記者在這里見到了陳氏二十世傳人陳炳表演的太極推手。陳炳20多歲,畢業(yè)于復旦大學,是陳氏家族中學歷最高的拳師。小伙子一表人才,溫文爾雅,外表看不像是慣使刀槍的武者,可一出手定會嚇你一跳。對方“呼”的一拳朝面門打來,陳炳提掌一帶便輕松化解,然后迅速將肩膀貼住對方胸部,一發(fā)內(nèi)勁,對手已被彈出四五米遠。雖然早知道太極拳是以柔克剛、四兩撥千斤的功夫,但印象中還是感覺它軟綿綿的,今日一見,大開眼界!

  記者在溫縣陳家溝采訪陳氏太極拳時,“四大金剛”中只見到一位——王西安。他一襲黑衣,腳上蹬一雙圓口布鞋,舉手投足根本不像60歲的老人,一看就是武林中人。王西安在陳家溝和溫縣縣城有兩所太極拳學校,分別由他的兒子和徒弟管理。往年的這個時候,王西安都會到法國、瑞士、西班牙等國家巡回教學,今年因為特殊原因,才留在了國內(nèi)。

  據(jù)當?shù)赝窘榻B,“四大金剛”之一的陳正雷目前在鄭州從事太極拳的發(fā)展研究工作,另一位“金剛”朱天才現(xiàn)在已經(jīng)到了新加坡……

  考察太極拳的發(fā)展歷史,我發(fā)現(xiàn)從它問世至今300多年來,從沒像今天這樣有如此巨大的力量。太極拳歷史上多少里程碑式的人物,并沒有因為這一技之長使他們的命運來個天翻地覆的變化。而對當代這些太極拳大師來說,用“天翻地覆”來比喻他們命運的變化一點也不夸張。

  在溫縣,許多同志對記者說,陳氏太極拳的興旺只是成就了拳師,地方的經(jīng)濟、文化收益不多,“甚至許多人還不知道陳家溝在溫縣”。隨著太極拳朝著更高、更遠、更深的方向發(fā)展,這種高深莫測的武功能給它的發(fā)祥地帶來什么?如果是經(jīng)濟效益,能有多少?

  離開陳家溝的時候,記者問村主任張蔚珍:“對陳家溝今后的發(fā)展有沒有什么計劃?”張蔚珍回答說:“藍圖非常宏大,未來的陳家溝將建成一個世界性的健身休閑中心,世界各國的太極拳愛好者都能來到這里,住在這里,跟著陳家溝人學習地地道道的陳氏太極拳。”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