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武當功夫 > 太極文化

《太極十三章》之二——無畏·無敵·呆若木雞

 
    中國人都知道,無為而治是個很高的境界,無為而無所不為。

    有個被大多數人曲解的成語“呆若木雞”,現(xiàn)在被用來形容呆子或瞬間傻掉了的狀態(tài),是個貶義詞,其實不然。

   《莊子·達生》:“幾矣。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矣!闭f的是斗雞被訓練到了目中無敵,敵不戰(zhàn)而自潰敗的故事。

    這個故事似乎與太極拳的以靜伺動、以靜制動的道理是暗合的;聽勁,我認為并不是非要搭手才聽得到,聽到的也不僅僅是力量和勁道,所謂聽勁,準確地說應該是讀勁更是讀心,是經過無數次抗爭酣戰(zhàn)之后,對所有的雞心或人心都了如指掌了,無須動,因為不動才不會亂,只去讀,讀對手的眼睛、讀對手的心。中醫(yī)也這樣,望聞問切,這望,也就是讀,行醫(yī)者,望在前而切在后,讀準了,心中無病,手到病除;行武者,讀在前而打在后,讀準了,眼中無人,勝券在握。

    呆若木雞是無畏的表現(xiàn),有個傳說,講一個練太極拳的老頭竟然對空手道的創(chuàng)始人說:“你來攻我吧”!這便是目中無敵的本領了,據說把那個什么創(chuàng)始人整得心服口服,眼淚都下來了,試想,沒有必勝的把握,老頭子敢對一個比自己年輕很多、正當壯年、能空手打死一頭斗牛的日本莽貨叫板?這雖然是個傳說,但我相信,咱中國,沒動手就能嚇壞對手的武林高手大有人在。

    無畏者,不事張揚,所以看起來很“靜”,就象水,越深反而越平靜,功夫也是,水至深而成海,拳至深而為氣,說到氣,似乎是個很玄的東西,我理解的氣,首先是氣質和氣勢,海不納百川哪能有滔天巨浪?拳不打萬遍哪來的干霄神氣?

    洪先生《拳品》有云:“……壯我聲勢,蔑視敵人;此非矯作,中自有真”。這段話,妙在“此非矯作,中自有真”一句,因為無畏者的氣質是裝不出來的,行拳可不是演戲,擺個姿勢哇呀呀一叫就是個花臉了,洪先生“不矯作”中的真意,是須要披肝瀝膽、千錘百煉才能具備的那種聲勢和蔑視,而呆若木雞,何嘗又不是一種大無畏的氣質與精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