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關(guān)測法這個名稱是借用清代程省《測字秘牒》中的一個術(shù)語,它的具體用法是這樣的:把某一字分成某字頭、某字尾,好像門一樣,關(guān)了則只見門,開了則可以任人出入。字也是這樣,把一個字分開,就可以成為某字頭、某字腳,如果把它們合起來(關(guān)起來),則還是原來的字,所以這種方法稱為對關(guān)法。
對關(guān)測法分割字體比較靈活。如帛為皇帝足、伯為伸頭縮尾、友為有頭沒尾、推為攔頭截尾、彥為龍頭彪尾、吝為交頭合尾、找為拖頭曳腳。經(jīng)過這樣分解后,原字在開關(guān),特別是在含義上變得面目全非,這個字除了原來本身的意義外,通過對關(guān)法,又賦予了它新的含義,像上面的“帛”字,它原來是一種絲織品,對關(guān)法把它分拆成“皇頭帝足”,成了高貴的意思。測字者正是利用字的后一種意義為自己的測字服務(wù)。
對關(guān)測法比較簡單,有一定的程式,用法也較廣。程省《測字秘牒》中說:“此法最簡捷,其用又最廣,為字中第一要義。”我們下面來看一看它的具體用法。
明成祖朱棣還在當(dāng)燕王時,有一次曾微服私訪,遇到一測字者。朱棣就寫了一個“帛”字要他拆解。測字先生一看此字大驚失色,慌忙跪在地上,口里不停地說:“死罪!死罪!”燕王感到很奇怪,忙問其中緣故,測字先生說:“‘帛’字為皇頭帝足,必定是非常之人”。后來事情也正是這樣的,朱元璋死后,傳位給長孫(因其長子朱標已死),是為建文帝。后來,燕王朱棣發(fā)動“靖難之役”,趕跑建文帝,自己做起皇帝來,是為成祖。測字先生果真測得這樣靈嗎?非也。明成祖從侄兒手中奪得皇位,是不大合情理的,這段測字佳話或許正是后世文人在為朱棣登上皇位找合理的根據(jù)。
又如某人寫“茆”字問婚姻,測字先生說:“這樁婚姻易成,但那女子是妓女,老兄為什么要留戀她呢?”某人笑了笑,說:“果然是一美妓,與我交往有一段時間了。現(xiàn)在她有從良之愿,我想娶她。先生真可謂神仙,請教先生字理如何?”測字先生回答道:“此字全是殘花敗柳,所以知道所娶女子為妓女。但末筆從節(jié),她還可以從善,你可以娶她。”
類似的例子很多,如一為死之頭、生之尾,預(yù)示病人將要死;唐字為康字頭,居字腳,主人身體康居,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