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道教派別之一。以尊奉仙人帛和為祖師而得名。葛洪《神仙傳》載,帛和,字仲理,遼東(治今遼寧遼陽市)人。入地肺山事董奉(三國吳孫權時人),教以行氣、服術法;再去西城山事王君(王方平),命其于石室中熟視石壁,視壁三年,見古人所刻《太清中經(jīng)神丹方》、《三皇天文大字》及《五岳真形圖》。義有所不解,方平乃授之訣。后入林慮山為地仙。大約在西晉時,即有一批尊信帛和的道士組成一個道教小集團,活動于中國北方。《抱樸子內(nèi)篇·祛惑》:“有一人于河北自稱為白和(即帛和),于是遠近競往奉事之,大得致遺至富,而白和子弟聞和再出,大喜,故往見之,乃定非也。此人因亡走矣”。至東晉南北朝時,該派再傳至南方江浙一帶,江南許多士族信之。陶弘景《真浩》卷四:丹陽許邁“本屬事帛家之道,血食生民”。卷二十:“華僑者,晉陵寇族,世事俗禱。僑初頗通鬼,常夢(與鬼)共同饗囗。”俗禱即俗神禱,為世俗對帛家道的稱呼。陶弘景《周氏冥通記》卷一:陶弘景弟子周子良,寓居丹陽建康,后又遷會稽余杭,世為胄族。其注:“周家本事俗神禱,俗稱是帛家道。”子良“素履帛家之事”,后得病,其姨舅“咸恐是俗神所假”?梢娫跂|晉南北朝時,丹陽許氏、周氏,晉陵華氏等豪族,都曾信奉帛家道。帛家道信奉的經(jīng)書,主要是帛和所傳的《太清中經(jīng)神丹書》、《三皇文》、《五岳真形圖》等,也傳習《太平經(jīng)》。其所習方術為行氣、煉丹、召劾厭勝等。該派又禱祀俗神,有較濃的厚的的民間信仰特色。帛家道在創(chuàng)立和傳播過程中,受到太平道、五斗米道影響較大。如太平道所奉的《太平經(jīng)》,史載為東漢干吉、宮崇、襄楷等人所傳,而后出世之道書則將帛和列入傳人之一。一說該書由老君于周末傳干吉。干吉傳帛和君(見南北朝所出《老君說一百八十戒序》等);一說由金闕后圣帝君傳上相青童君,青童君傳西城王君,王君傳弟子帛和,帛的傳干吉,使其演為甲乙十部,170卷(見隋唐所出《太平經(jīng)復文序》等)。這些傳說雖不可信,但也反映出帛家道與太平道有某種淵源。另一方面,帛家道又與天師道有廣泛聯(lián)系。如江東帛家道信徒中,常有兼信天師道者。如許邁師事天師祭酒李東,華僑曾詣祭酒丹陽許治受道,周子良的外氏徐家為天師道祭酒等。東晉哀帝興寧二年(364),楊羲、許謐創(chuàng)立上清派,南北朝時,傳播漸廣。此后帛家道漸次融入上清派而絕傳。 | |
|
- 上一篇:道教門派 --李家道
- 下一篇:道教門派 --干君派/清水道